有群人认为,内容才是用户在乎的东西,网站的设计、导航、布局,无非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所以,drupal 可以变成这样,WP 则尤甚,比默认的主题还要简化(很赞,请猛击),一路奔着 Twitter 绝尘而去。
该 drupal 主题设计者提出了一些简单计划,从后续的样子看,效果相当不错。
有群人认为,内容才是用户在乎的东西,网站的设计、导航、布局,无非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所以,drupal 可以变成这样,WP 则尤甚,比默认的主题还要简化(很赞,请猛击),一路奔着 Twitter 绝尘而去。
该 drupal 主题设计者提出了一些简单计划,从后续的样子看,效果相当不错。
via blogspot
原文作者简短 bio:32 岁,离异,从事挨踢工作,来自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自幼有焦虑症。原文翻译如下:
这是个平民百姓的故事。我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这么多。我是个勤恳的博客写手,但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我觉得太过私人。我需要将自己的思绪从个人和专业上区分开来,所以从此我匿名发布此文。我感觉自己非常有必要跟大家分享我个人的思绪。而我的小博客是我最好的宣泄口。
我32岁。 我沉迷于技术有32了年了。 我被焦虑与抑郁折腾了32年。
我大部分的日子都可以用冲突,重叠、关系,和这三者的纠结品来解释。
关于疾病:
消沉与焦虑两个疾病界限模糊。我想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也该有些联系;并且我遭了不少这玩意。我将他们作为一个实体来讨论是因为我大部分日子都在两者之间反复。它令我困惑、害怕、不确定、怀疑,以及感到迷失和找不到方向。
是的…… 我积极乐观、思想开放、爱护花花草草、对世界充满爱、多愁善感、极富同情心、开诚布公,并且来自一个不错的地方。我充满了激情、高能和驱动力。我尝试以其他任何方面的优秀还补偿自己的弱点。当我开始着迷于某些事务,我将沉迷进去…… 相当入迷。学术…… 职业…… 爱好…… 技术…… 任何事情,搞掂!摆平!然后才冷淡掉。
令我烦恼的是生活中的相对不具体的部分。我尝试过结婚但失败了。实际上每一个关系都很棒,并且令人心碎。我绝对需要跟人们有些接触,但我找不到确切的办法。有些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没办法照顾自己。
我不为当下生活…… 从来不会。我往前看很多。我不能独自为某事愉悦。我的思绪此起彼伏夜以继日。我不能将自己的脑袋慢下来。每件事都是从大局处想,甚至让我找不到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我没有一点梳理或者另自己舒服的办法。我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消耗足够的信息来让自己疲于应对以忘记当下。
讽刺的是生活中我被赐予了太多东西。确实,我们都在挣扎;但是我却是在用一双令人艳羡的手。我身体健康、受过高等教育、有其屋,并且生活在一个品质生活且遍地机遇的国度。与数以十亿计的其他相对不走运的家伙们相比,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杨柳风一般。我有什么资格觉得糟糕?我半点权利都没有。这大大困扰到我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忘恩负义的人,这实在太让人不爽了。
我遵医嘱。我快二十的时候情况很糟糕,最终导致住院一个月。那次经历可搞到我了。我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就是那时候。我听说别人因为药物(抗忧郁、抗焦虑、安神,等等)终于改变生活非常高兴。开始它给我很大希望。有了东西可以责怪。这不是我…… 这只是需要药物治疗…… 吃几片药就能又龙精虎猛了。于是过去的14年就成了换来换去的药物、令人不爽的副作用和不真实的释然的杂拌。我看过许多医生。我接受精神治疗好几年了。我觉得有些进展,真的。但是我经常倒退。活得越久,越觉得自己离所有、任何事情渐行渐远。我没有度量或者评判生活中的成功的办法。所以我唯一的方式就是自己开心与否…… 而因此我将自己归类为失败。
希望很美好。正因为此我不能活在当下。我生活在一个“明天很美好”的世界里。我只是陷在到达之前的泥淖里了…… 而且我从来没到过。最困难的部分是自我期许。孩提时我认为长大了就便不同了。我知道一旦我到了生命中某些程度,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我很努力…… 年复一年。一旦我高中毕业到了大学,事情便不一样了;一旦我大学毕业并开始走向社会,事情便不一样了。一旦我找到有爱的工作并活出点什么,事情便不一样了。一旦我结婚并安定下来,事情便不一样了。一旦我得到研究生学位,事情便不一样了。所有的这些里程碑都达到并过去。然而…… 什么都没变。
所以期许阶段很难以接受。它为你让你知道的就是事情不会变好的。它从来不会,所以不要欺骗自己了。不要生活在明天,因为明天只会跟今天一样糟糕透顶。将难以承受的痛楚作为事实的一部分接受下来吧。接受失败,不是我能使之改变的。不过我可以活过来…… 经常。我是个斗士…… 我有这强大的念力。但是…… 这就是生活吗?一连串待跨越的障碍让你跨越直到你老到跳不起来?
不要误会我。我的生命感触很精彩…… 做过一些值得赞美的事情…… 遇到许多牛人。我对所有人都有非常积极乐观外向的一面。我周围的人,甚至亲密的人呢,都认为我开心、聪明、好玩(我知道幽默的诀窍),并且活得充实。都不假;但在我脑袋里的另一处,生活一直被一个糜烂的低音搞臭。我活在一个绝密的黑暗世界。
关于技术:
我是个成功的软件工程师。我对技术和知识有着自认为别人难以企及的热情和渴望。一个确切的本能…… 事情好像天生如此。迷失在代码的世界数小时…… 生活在以光速驱动的壹零的虚拟真实中…… 在海量信息中漫游…… 奉献…… 想法…… 代码…… 程序…… 任何事情…… 这就是我。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个程序员、黑客。我不是个典型的极客…… 我喜欢有点别的。但是最近,它让我找到自己。随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发展到线上……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像真实与虚拟的交织…… 它是个沁人心脾的地带。在彼处我能触碰的东西都在我的控制之下。我与人连接,我施福音,我对想法提出问题,我帮助他人,我诲人不倦,我很敏捷迅速…… 非常快。写代码,除虫,测试,码字,写博,在新闻组和论坛灌水,手到擒来。夜复一夜。将不太好的想法以实时笔触替换。
我需要技术…… 它是我仅有的…… 它是我唯一擅长的…… 它是我赖以生存的…… 它是我之为我…… 它就是我。
一个请求:
我渴求做点改变…… 为别人…… 为某些事情…… 以某些方式。虽然觉得自己的幸福是无法取得的了,我仍然在别人身上看到。或许我可以帮助别人以自我救赎。如果我不能以一己之力取得,或许这可以是个开始?我想帮助别人。我想让世界走在正轨。以我的能耐,我能做点啥?我需要想法。
我的生活很简单,除了高科技玩具啥也没有。我生活在城里的一个单人工作室。我没有车。今年刚从一个租借房搬到这里(离婚之后物是人非,很难受的)。我搬的时候,我发现我这辈子目前为止就俩麻袋东西。从大千世界剥离与最小化,令我舒畅。
我不知道从何处,以及以何度我能够帮的。自然的,我可以提供的就是自己我自己能够做的东西。我多金且有余粮(尽管不算富有)。或许捐点钱也算个办法?我擅长开发软件并且能提供些许技术(我已经向某些开源和自由软件项目贡献了一些)。我有时间有知识可以分享…… 我肯定有别人想要的东西…… 我真的需要这个。
如果有谁觉得与此有啥感触,或者有建议、想法,或者极具同情心想交流交流病情…… 请留言并提供联系方式。
就算是个短留言让我知道这篇文章过了谁的目对我来说也意味很多。
想法太多的, - 焦虑的 Tec
标题有点长…… 而且有点大…… 其实本文就是我最近2、3天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干掉它们的一些方式的记录而已。这四个东西是我个人最近在开发的一个小项目所用到的。前些天,同事们一致要求加入中文,就苦了我了。
闲话休提,原型并不能处理中文,但是好在后台的 Oracle 已经使用了 GBK 编码。要查看自己的 Oracle 是否用的也是 GBK,执行这个就行了:
select * from nls_database_parameters
where parameter='NLS_CHARACTERSET'
如果是的话,返回的是 ZHS16GBK
。而我的前端使用的编码都是 UTF-8,所以我开始一直在纠结如何将字符编码从 GBK 转到 UTF-8。例如,
text = new String( text.getBytes(“iso8859-1”),”gbk”);
后来终于看到《Java 编码浅析》,才发现原来的理解方式是错的,Java 中的 String 编码肯定是 Unicode,而 ResultSet.getString() 默认取出来的似乎就可用了,手工转换似乎是多此一举。结果我什么代码都没加,就将返回的文件头加了一句。
resp.setContentType("text/xml; charset=utf-8");
$.get() 就正确显示中文了,fx 与 ie6 都正常。
再说 $.post(),fx 里头是没有问题的,最终插入到 fx 里头的内容在 sqldeveloper 中正常显示,xml 文档编码搞定之后在网页中也正常。但是在 ie6 里头却挂掉了。起先考虑的是 contentType
参数问题,去看了下 $.ajax() 文档,据说默认的能够应付绝大多数情况,就不再怀疑,改怀疑 Servlet 的 request.getParameter()
。看了另一篇 javaeye 的技术文之后,加上了这句: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就没问题了…… 提醒一下,这句代码要加在 .getParameter()
之前。
最后是 iText,这东西还是挺好用的,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我思维方式有点转不过来。中文问题主要是两个,乱码,其一;碰到中文文字不显示的话就是字体的问题了,其二。一律不掺和编码转换之后,中文就不显示了,所以就去找设置字体的办法。侥幸找到一个,似乎年代久远,属于遗产技术文,iTextAsia.jar 也早已不复存在。BaseFont 类如今在 com.lowagie.text.pdf
包里头。而第一种方式里头的字体是由那个变身亡魂的 jar 包自带的,也就不好用了。第二种方式可行,但是选择 .ttc 的时候它会不认…… 不晓得啥问题,懒得弄了,下了微软官方的 yahei.ttf 凑合着用。
如果你的情况是 GBK 编码的话,我就不晓得啦。我对这些东西理解不深…… 也不求甚解。
又有小孩要起名字,我又凑上去自以为是。上次给表弟起名叫周其嘉最后没被采纳,这次的小孩则是姑娘,姓沈。没灵感,没想法。
起名字的原则不应复杂,什么三品4格之类,不必深究。外国人米高·佐敦得叫叫,照样被人当神。原则上,叫着顺嘴,无生僻字,比划不复杂,不要有搞笑歧义,就可以了。反面例子比如杨伟、沈曦之类的。
所以,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反而会有惊喜,拆个常用字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智慧”,子智女慧,完美;比如“开心”,子开女心,也不难听。单字名容易重复,祖上有排辈的话,加上辈分的字,其嘉就是“其”字辈的。如果不小心姓廖,又是启字辈,那就不要叫智或者开了。前者太有名,后者太囧,“起开”。
以前有个小学同学叫天放,是个好名字。
最后顺带一提,台湾人的名字颇多传统意味,含义丰富、朗朗上口。趁现在大陆仔还在叫“奥运”、“北京”、“建国”,不妨传统一下。
“新”本的配置如今看来是比较挫的,1.5G hz Centrino CPU、512MB内存、40GB硬盘。加上用 emacs 已经有些日子了,人言:“如果你觉得 emacs 难学,就去试试 Vim 吧,你会发现它完全不可理喻令人难以理解,然后你再回来用 emacs,就知道他的好了”。在 Vim 粉丝骂我之前,我得说一件事情,该名言的后半句是将 vim 与 emacs 调转一下,其余完全一样的。
所以我装了 vim72,开始使用。配置的话,color scheme 选了 desert,加了 mswin.vim,显示行号等等,都没啥新意,就不贴了。同时抽空试用了一下 snippetsEmu,跟 yasnippet 有点不一样所以不太习惯,snippy-bundle 里的 HTML 展开有点怪怪的,不太合我个人的习惯,所以决定看 :help snippets_emu.txt
研究一下再说。
那个 buffer2html 用起来很顺手么。
最近亟需改进的地方如下:
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和弦转换的连续性,扫弦时不可过急,尾音交代清楚。
另一个重点是右手手型,拇指要伸出来,拨弦靠手指大关节的力量,而非手臂。扫弦则需要手腕抖动,快速。
搬到望月大约1个月了吧?认识小学妹都5个星期了。上周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小姨送我的本本拿去修了。这本04年9月初购置,索尼S16C,当年的潮机如今的文物。大四的时候被我闲置在家,期间转借我妹、我三姨、我表弟等,几经辗转,它终于表示支持不住,不开机了。照理,将近5年的老本是没有道理去修的,但念在它身份颇殊,是我的第一个本,又是我小姨送我的礼物,就没有卖尸体以求新机。
结果在维修站拢共花了3k余大洋,换了主板、电池。如今它又变得生龙活虎、生机勃勃了。
3k9 就有一款联想的上网本,配置看着很不错,还是双核的。只作记录,留个念想。
碎碎念身份证、公交车等事,从紫金港正门坐 K74 出门一路经过上宁桥、下宁桥、文晖大桥西,您要是跟我一样不慎丢失钱包,有索尼产品要修,按上面这线路走就是了。三个站分别对应高新人才市场、西溪派出所和索尼维修站。文三路是由东往西的单行线,还是坐公交方便。
Visual Design Lead, 是不是这么翻译的?设计过 Google Calendar 与 Blogger 的 Douglas Bowman 担任 Google 的设计师差不多有三年了,今日发文说要另谋高就告别股沟。原因主要有,Google 的设计师多来自计算机科学或者人机交互界面专业的家伙,而作为一个深知设计要素的专业设计师,他对顶头上司以数据为依据的设计选择观念不敢苟同。
订阅他在 YouTube 上的视频已经有些时间了,每每看到他弹的新曲子都十分惊叹。这厮跟 Trace Bundy 一块弹过后者的点弦卡农,还跟 Tommy Emmanuel 合作过某支曲子,还跟其他一票我不认识的家伙弹过一坨歌。他老豆ms也是个吉他演奏者。
八卦:2:51 那个小萝莉据说是他妹妹。
在某个月黑风高夜,小偷们聚在一起开贼盟大会,会议探讨了近数千年来偷窃给社会带来的实际文化效应和良好的推动作用。与会的武林中立人士远道而来,宾主方也进行了热情的洽谈,并对彼此开展双边协作作了展望。会议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广大三只手普遍认为偷钱包只能取其现金,对其他于失主反而更为重要的卡、证等无从下手,着实可惜。有高瞻远瞩者提议,要努力跟国际接轨,高举科学发展观,深入探讨、学习、研究、发扬可持续发展精神,对钱包作二次开发。
大会就此协定,丢失的钱包由中立人物做失主们的公仆,开设失物招领处,将失物待价而沽,视其内物分三六九等,依其品牌质素划高中低价,再卖还给失主,赚个回笼钱。
以上就是我即将失而复得的钱包的历史大背景。
联系我的是杭州市失物招领处。名字听着很官方吧?全名是杭州市大家失物找寻部失物招领处,地址在文二路8号。负责人姓洪,叫洪国才,他的公司在全国算是长寿的了。
这就叫,揍你一顿,还得让你叫他几声爷。同样遭遇的人有很多,比如这位。
洪先生告诉我,我的钱包也是80。